全文共2836字,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
2021年度(第七届)北京金融**于12月23日在线上举行,**以《“碳寻”:弄潮绿色金融》为主题,对“双碳”之下的绿色金融进行了探讨。
“双碳”元年
大咖共话绿色金融
“双碳”之下,绿色金融既是结果,也是原因。它既为绿色经济服务,同时也引导要素资源配置。
绿色金融,**括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、绿色保险、ESG和碳排放交易,以及赋能的fintech和insurtech,内涵和外延处在不断变动和扩张之中。
**上,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以“碳中和经济学”为题,详解了碳排放、碳价、绿色溢价等因素在市场环境中的变化。**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,金融支持“双碳”发展的重点领域在绿色金融、转型金融、碳金融三方面。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、总经理助理綦**竑提到我国碳市场还有两个关键的里程碑,一是CCER市场的重启,二是未来的碳期货市场逐步建立。**团副总裁**塔谈到,以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技术创新,会成为碳中和进入用户日常生活场景的重要突破口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低碳领域正成为金融机构的关键目标。**上,工行、**团、平安、嘉实基金和马上消费从各自的领域,分享了自身在绿色金融方面的产品创新。
此外,2021年度北京金融业十大品牌也在会上正式揭晓。北京**、度小满、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、浦发**北京分行、新华保险北京分公司、**光大**北京分行、**建设**北京市分行、**农业**北京市分行、****北京市分行、**邮政储蓄**北京分行10家金融机构荣获“2021年度北京金融业十大品牌”
北京金融**暨年度金融品牌大会创办于2015年,是北京地区金融领域规模**大、覆盖范围**广的区域**金融**及评选。
致辞
北京商报社社长、总编辑 彭宇
“双碳”经济将成为我国下一步
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
从“碳寻”就能看出,我们是围绕着年度**热的“双碳”经济来作为今年**主要探讨的主题。在未来30年,**的“双碳”经济预计投资规模将达到487万亿。而目前**的绿色信贷余额只有14万亿。同时,**绿色债券的余额也仅有1万亿,也就是说在未来30年,我们将有480万亿巨大的“双碳”经济发展空间。
观点
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彭文生
走向碳中和仍需面对四大挑战
碳减排走向碳中和有几个挑战?尤其对我们**而言,这个挑战体现在几个方面。
**是怎样平衡全局和局部利益,比如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,**每个地区可能由此带来的碳排放,有些地方可能是减少,有些地方可能甚至是增加的。
第二是效率与公平的问题。部分地区对化石能源行业的依赖比较高,所以在整体绿色转型的过程中,这些地区的经济可能面临一个比较痛苦的转型过程。
第三是绿色金融市场改革,碳减排从绿色技术来讲是制造业,需要技术进步、研发投入以及制造业相关的投资,所以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。这就涉及到我们怎样来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研发投入和投资。
**后是国际协作,碳排放实际上是个全球**的问题,所以**与**之间的协同、协作非常重要。但这里存在一些争议,比如发展阶段不同,它的价格是不是应该有差异?经济运行机制不同,碳的价格是不是也应该有差异?
**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
金融支持“双碳”发展有三个重点领域
金融支持“双碳”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。**是绿色金融,**括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等,**近,由央行推出的**准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中,对绿色金融支持的绿色行业进行了非常明确的界定,**括清洁能源、节能减排、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。
第二是转型金融,在转型金融环境下,为实现减排目标,也应该重点关注和支持传统的高能耗行业。传统高能耗行业的减排重点以及它的资金需求,并进行及时的满足。
第三是碳排放权市场,目前碳排放市场还不是一个金融市场,它仍然是一个商品市场,金融机构还不能直接参与其中。但从长远看,随着市场交易日渐成熟,相关制度日益完善,金融机构也将直接进入市场参与投资和交易,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,也更有利于碳资产更好地定价。
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、总经理助理 綦**竑
我国碳市场未来还有两个关键的里程碑
接下来,我国碳市场还有两个关键的里程碑,一是CCER市场的重启,二是未来的碳期货市场逐步建立,彼时我国将建立起一个**级、一体化和金融化碳市场,将为**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提供强有力的市场机制保障。
目前碳金融产品主要分为三类,一是交易工具,**括碳期货、碳期权、场外衍生品等;二是融资工具,**括基于配额和CCER的抵质押融资;三是碳金融支持工具,**括碳指数和碳保险等。未来随着整个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,各种碳金融工具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。
**团副总裁 **塔
数字人民币让碳中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
提到绿色金融,大家**时间想到的都是“用资金来支持绿色”,而不是支付。原因在于支付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,它的技术变化一般是在水面之下的,很难像其他金融行为那样有明确的感知。
我们在和央行数研所交流的时候,都认为数字人民币除了简单的支付消费之外,还有可能承载着更多的价值。综合**团过去在低碳上的成功运营经验,我们决定将“绿色低碳”和“数字人民币”结合起来,进行产品的新的探索。对于“绿色金融”这个主题,我们的判断是,以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技术创新,会成为碳中和进入用户日常生活场景的重要突破口。
报告
《低碳转型带来**亿级别融资缺口》
北京商报在2021年度(第七届)北京金融**上发布绿色金融发展报告,全面呈现当下绿色金融七大重点领域,与此同时,报告也对绿色金融的趋势作出几点判断:
首先**低碳转型方向确定无疑,这带来了**亿级别的巨大融资缺口。
其次,新型绿色金融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市场投资的需求,有待进一步引导;绿色金融领域人才短缺,技术痛点待解。
另外,ESG投资将成为新的评价**,在未来,金融机构将越来越多地以ESG为轴布局自己的绿色金融产品。
获奖
走进绿色金融机构
花絮
编辑丨张兰
来源:北京商报
澎湃**获悉,12月25日,国内****千瓦级海上风电场——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。该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沙扒镇南面海域,由三峡集团所属**三峡新能源(集团)**份有限公司(下称三峡能源)投资建设,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,共布置269台海上风电机组及3座海上升压站。阳江项目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约47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,可满足约200万户家庭年用电量。
国内****千瓦级海上风电场 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
阳江沙扒项目不仅安装使用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,还创下国内单体容量**大的海上升压站、国内同等容量下重量**轻的海上升压站等多个“全国之**”。“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,坚持创新发展理念,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,有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技术提升和创新,特别是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的投运,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取得重要突破。”**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。
“三峡集团坚定不移实施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,推进集中连片规模化海上风电开发,是目前国内**大的海上风电开发运营企业。”三峡集团党组书记、董事长雷鸣山表示,此次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项目的全面成功并网,有效促进了海上风电勘察设计、重大装备制造和施工的技术创新,带动了我国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协同发展,为后续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深远海风电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,为未来海上风电实现平价上网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同日,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的江苏如东海上风电项目、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,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向深远海再进一程。其中,江苏如东项目是亚洲**采用柔直输电技术的海上风电项目。作为国内离岸**远海上风电项目,大丰项目创造了国内距离**长、直径**大的交流海缆应用等纪录。据三峡能源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武斌介绍,海上风电对产业链协同**要求较高。三峡集团联合各参建单位组成项目团队,攻克远海天气恶劣、海底状况复杂等施工难点,积极推动新设备、新技术应用,突破了制约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的一系列壁垒。
国内离岸**远海上风电项目 江苏大丰H8-2海上风电项目
我国拥有发展海上风电的天然优势,可利用海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,风电场布局正在从近海向深水远岸发展。**能源局**新统计数据显示,截止2021年,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跃居世界**。
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,**能源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章建华表示,明年能源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,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,推进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就近开发消纳,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**化开发和“三北”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,抓好沙漠、戈壁、荒漠风电光伏基地建设。
截至目前,广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山东等主要沿海省份均已出台海上风电发展规划。